|
|
基于FLUS的成渝城市群三生空间演变及模拟预测 |
王超越1, 郭先华1, 陆晨东1, 金晶2, 夏利林1, 李廷真1,*
|
1. 重庆三峡学院三峡研究院, 重庆 404100
2. 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吉林 130000 |
|
|
摘要 研究三生空间格局演变与驱动机制, 设定不同模拟情景, 有利于实现城市群国土空间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以成渝城市群2000年、2010年及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 划分三生空间。应用FLUS模型, 以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 结合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交通区位等驱动因子, 仿真模拟2020年三生空间格局, Kappa系数为0.824, 以此模型因子预测2030年三生空间分布格局, 并设定三种单一情景与之对比。结果表明: (1)2000—2020年间, 生产空间相对减少1375.95 km2, 生活空间相对增长2087.48 km2, 生态空间减少736.8 km2。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的重心总体向东南方向移动, 而生态空间与之相反, 重心总体向西北方向移动。(2)与2020年实际情况相比, 预测2030年生产空间相对增加了1749.57 km2, 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分别减少了58.9 km2、1685.37 km2, 基于历史情景, 符合未来成渝地区三生空间格局变化。(3)与单一空间优化情景相比, 2030年三生空间综合预测更符合未来发展趋势, 且与2020年三生空间实际利用变化对比, 城镇与农村生活用地持续增长, 城市化进程保持高质量发展。研究成果可为未来成渝城市群国土空间规划及未来的三生空间共生协调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借鉴参考。
|
|
|
[1] |
展秀丽1, 董智今1, 马亚莉2, 靳聪伟1. 旱区农牧交错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碳氮磷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生态科学, 2024, 43(6): 1-. |
[2] |
尚海洋, 刘丽娇. 近20年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化及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 生态科学, 2024, 43(6): 10-. |
[3] |
邹璜1,2, 莫雨轩1,2, 王治鹏3, 宋亮1,*. 水分和基质条件对六种半附生榕树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4, 43(6): 21-. |
[4] |
蒋莉莉1,2, 陈克龙1,2,*,周华坤3, 谢宝华4, 朱锦福1, 左弟召2. 青海湖流域不同高寒湿地温室气体通量对降水变化的响应[J]. 生态科学, 2024, 43(6): 31-. |
[5] |
李莹1, 马伯虎2, 赵宁曦1,2,*. 基于MaxEnt模型的海南岛人类活动强度分布预测及其对野生动物生境干扰分析[J]. 生态科学, 2024, 43(6): 43-. |
[6] |
张佳, 熊梅, 孙忠林, 苏慧, 周立业*. 氮添加对入侵植物少花蒺藜草营养生长及对N、P、K利用效率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4, 43(6): 53-. |
[7] |
谢雅芬, 王峥, 郑亦卿, 范舒欣*, 董丽*. 城市绿地临路边缘植物群落特征对交通源PM2.5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4, 43(6): 60-. |
[8] |
赵士喆1, 刘芬1, 乔睿萱1, 尹涵宇1, 王惠翔1, 赵春宇1, 2, *. 氮输入下湿地植物根际分泌物对氮矿化过程影响特征[J]. 生态科学, 2024, 43(6): 70-. |
[9] |
陈正逸1,3, 薛华菊1,2,3,*, 张涛1,3, 魏铭1,3. 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背景下青海旅游生态位空间格局研究#br#[J]. 生态科学, 2024, 43(6): 77-. |
[10] |
王倩, 白永平*, 高祖桥, 张春悦, 梁建设, 李玲蔚. 郑州市近20年建设用地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br#[J]. 生态科学, 2024, 43(6): 87-. |
[11] |
许小蓉1, 虞泓2, 郭媛媛1, 任方圆1, 陈婉月1, 普春艳1, 蔡皓月1, 张晓梅1,2,3,*. 云南嵩明大哨天然蛹虫草内生及其生境土壤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J]. 生态科学, 2024, 43(6): 100-. |
[12] |
陈夙怡1,2, 黄艳萍1, 戴矜君3, 周凌峰1, 陈金辉1,2, 涂志华1,2,*, 韩琳1, 张伟1, 韩宇杰1, 何芸芸1, 陈俊锦1, 王康1. 香樟等10种校园植物枯落物层及其土壤层水文效应[J]. 生态科学, 2024, 43(6): 110-. |
[13] |
王静宜1, 2, 林育述3, 黄练忠3, 徐庆华3, 胡科3, 戴淑仪3, 陆龙威2, 欧阳磊2, 戴小华1, 赵平2,*. 东莞大屏嶂森林公园次生常绿阔叶林种类组成与群落特征[J]. 生态科学, 2024, 43(6): 121-. |
[14] |
杨洁, 戴小华1,2,*. 青冈叶功能性状和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对不同干扰强度的响应[J]. 生态科学, 2024, 43(6): 129-. |
[15] |
努尔麦麦提·如孜1, 王雪梅1,2,*, 梁婷3. 和田地区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及其气候响应研究[J]. 生态科学, 2024, 43(6): 13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