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沈北新区不同利用类型土壤脲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 1. 区域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沈阳大学环境学院, 沈阳 110044
2. 污染生态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沈阳 110016 |  
						|  |  
					
						| 
								
									| 
											
                        					 
												
													
													    |  |  
													    | 摘要 采用均匀网格布点法采集沈阳市沈北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101个表层(0—20 cm)土壤样品, 测定了土壤脲酶活性、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细菌群落组成, 分析了不同利用类型土壤脲酶活性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细菌优势菌群之间的关系。土壤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 沈北新区不同利用类型土壤脲酶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 旱田>天然林地>城市绿地>水田; 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 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与总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含水量和总磷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除了直接效应外, 还存在较强的通过其它因素的间接效应, 说明它们是影响土壤脲酶活性的两个主要因素; 冗余分析结果表明, 放线菌门(Actinomycetes)、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对土壤脲酶影响较大, 其菌群丰度主要受土壤含水量的调控, 且其随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特征与土壤脲酶活性变化趋势相一致, 提示这些菌群可能是土壤脲酶的重要来源。 |  |  
															| 关键词 :
																																																																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脲酶,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细菌群落 |  
															|  |  
													
														
															| 
																																																																																																										
																					| [1] | 李冰, 李玉双, 魏建兵, 宋雪英, 史荣久, 周纪东, 侯永侠,陈琳,  刘厶瑶, 陈红亮. 沈北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磷酸酶活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生态科学, 2019, 38(4): 48-55. |  
																					| [2] | 张静, 刘任涛, 赵娟, 常海涛, 刘佳楠, 罗雅曦, 马继. 宁夏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9, 38(2): 94-104. |  
																					| [3] | 任玉连, 陆梅, 范方喜, 彭淑娴. 高原湿地沼泽化草甸土壤真菌与理化性质的关系[J]. 生态科学, 2019, 38(1): 42-49. |  
																					| [4] | 贺泽好, 于亚军. 复垦煤矸山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J]. 生态科学, 2018, 37(1): 145-149. |  
																					| [5] | 李跃鹏, 刘海艳, 周维博. 陕西省1982—2015 NDVI 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相关性[J]. 生态科学, 2017, 36(6): 153-160. |  
																					| [6] | 刘凯, 李希来, 金立群, 孙华方, 李清德. 黄河源湖泊湿地退化过程土壤和植被的变化特征[J]. 生态科学, 2017, 36(3): 23-30. |  
																					| [7] | 刘伟玲1*, 张林波1, 叶有华2, 邹剑锋2, 王一哲1, 齐月1. 深圳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与密度特征[J]. , 2011, 30(5): 486-492. |  
																					| [8] | 杨春璐1,2, 马溪平1,2*, 李法云1,2, 侯伟1, 李悦1, 王杰1, 孔维静3, 范庆锋4. 海城河河岸带土壤理化性质分析[J]. , 2010, 29(3): 262-267. |  
																					| [9] | 何章莉1, 史合印2,3, 邢前国3,4, 潘伟斌5*. 遥感技术在大亚湾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监测中的应用[J]. , 2006, 25(4): 371-37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