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博斯腾湖湿地沉积物颗粒组成对渗透系数的影响 |  
						| 1.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乌鲁木齐 830054 2. 新疆干旱区湖泊环境与资源重点实验室, 乌鲁木齐 830054
 |  
						|  |  
					
						| 
								
									| 
											
                        					 
												
													
													    |  |  
													    | 摘要 选取博斯腾湖湿地为研究对象, 将博斯腾湖湿地分为大湖区、小湖区、黄水沟区3 个区域, 采用竖管实验法、颗粒分析法对博斯腾湖湿地的渗透系数与沉积物颗粒粒径进行测定, 结合地统计学软件和ArcGis 空间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 博斯腾湖湿地沉积物颗粒粒径普遍偏小, 以砂土、粉砂和黏土为主, 砾石含量极小, 3 个区域沉积物平均粒径大小依次为大湖区>黄水沟区>小湖区。博斯腾湖湿地渗透系数与沉积物颗粒粒径、砂土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与黏土含量、粉砂含量呈负相关关系, 渗透系数、黏土含量、粉砂含量、砂土含量、沉积物平均粒径的块金值与基台值的比值都小于25%, 三者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针对渗透系数的空间插值得知, 博斯腾湖湿地的渗透系数空间变异表现为自东南部向西部递减, 其最大值出现在大湖区东南部区域, 最小值出现在小湖区西部。 |  |  
															| 关键词 :
																																																																沉积物, 
																																																																	渗透系数, 
																																																																	博斯腾湖 |  
															|  |  
													
														
															| 
																																																																																																										
																					| [1] | 李俊伟, 胡瑞萍, 郭永坚, 陈素文, 朱长波, 颉晓勇, 张文文, 陈振国. 光裸方格星虫生物扰动对沉积物氮磷物质释放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9, 38(5): 8-. |  
																					| [2] | 马晓霞, 姜兆玉, 王永飞, 程皓.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沉积物重金属汞(Hg)的分布特征[J]. 生态科学, 2019, 38(2): 9-17. |  
																					| [3] | 向速林, 李松贵, 张旭, 付成钢, 吴蓓. 小型浅水湖泊沉积物磷的赋存形态及其相关性分析[J]. 生态科学, 2019, 38(1): 33-41. |  
																					| [4] | 黄鹤勇, 刘宪圣, 许晓光, 赵艳萍, 王国祥. 太湖西岸沉积物中典型挥发性硫化物的分布特征研究[J]. 生态科学, 2018, 37(4): 16-23. |  
																					| [5] | 林丽华,魏虎进,黄华梅. 大亚湾表层沉积物和底栖生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与生物积累[J]. 生态科学, 2017, 36(6): 173-181. |  
																					| [6] | 党亚玲, 韩炜, 马霄华, 管文轲, 费兵强, 崔凯强, 张娅. 博斯腾湖北岸不同地下水埋深对塔干柽柳光合特性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7, 36(6): 188-194. |  
																					| [7] | 车继鲁, 余树全, 张鑫, 齐鹏, 梁立成, 俞佳骏. 瓯江下游流域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来源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 生态科学, 2017, 36(4): 176-184. |  
																					| [8] | 乔永民, 郭佳, 杨骏, 朱毅, 余翔, 张渊明, 马舒欣. 洱海湖滨带与湖中心带表层沉积物磷的形态对比分析与环境学意义[J]. 生态科学, 2017, 36(4): 38-45. |  
																					| [9] | 赵建刚, 谭键滨, 杜欢, 吴苑玲, 乔永民. 深圳湾红树林湿地柱状沉积物氮的形态分布[J]. 生态科学, 2017, 36(4): 89-94. |  
																					| [10] | 岳永彧, 王俊峰,俞祁浩, 游艳辉.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融湖塘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研究[J]. 生态科学, 2016, 35(2): 1-7. |  
																					| [11] | 张光贵. 洞庭湖表层沉积物营养物质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J]. 生态科学, 2016, 35(1): 161-166. |  
																					| [12] | 谷娇, 宁晓雨, 靳辉, 何虎, 朱小龙, 谈冰畅, 李宽意. 沉积物再悬浮对浅水湖泊沉水植物光合作用及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6, 35(1): 200-208. |  
																					| [13] | 王艳杰, 唐红渠, 姜仕军. 流溪河水库沉积物粒度的时空分布及其沉积动力学意义[J]. 生态科学, 2015, 34(3): 1-6. |  
																					| [14] | 耿俊杰, 黄亮亮, 吴志强, 朱召军, 常涛, 武文丽, 熊力. 茅尾海红树林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及评价[J]. 生态科学, 2015, 34(1): 38-43. |  
																					| [15] | 刘娟,段昌兵,唐红渠,姜仕军*. 沉积物硅藻提纯方法的优化[J]. 生态科学, 2013, 32(6): 763-76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