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野生动物生境适宜性评价和生境破碎化研究 |
1.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京 210046
2.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南京 210036 |
|
|
摘要 生境是生物出现的环境空间, 开展野生动物的生境适宜性评价和生境破碎化研究, 有助于濒危动物的保育。随着生态学科的发展, 多元统计分析、景观生态学和3S 技术被用于生境适宜性评价中, 使其研究结果广泛应用于生境质量评估、生境承载力分析、物种潜在分布预测和物种濒危机制评价等方面。然而研究对象基础资料的缺乏和研究时间较短常局限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继续深入。生境破碎化研究常集中在破碎化现状及其对生物的影响。时空尺度的扩展和研究方向的分化应是今后生境破碎化研究的发展趋势。
|
|
关键词 :
生境适宜性评价,
生境破碎化,
物种保护
|
|
[1] |
张大治, 张圣昕, 马志芳, 吴光胜. 生境破碎化对苦豆子种子害虫种群数量及危害率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9, 38(2): 31-35. |
[2] |
范媛媛, 项俊, 刘亮, 方元平. 湖北省香果树自然种群分布研究[J]. 生态科学, 2015, 34(4): 52-56. |
[3] |
杨芳, 贺达汉*. 生境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 2006, 25(6): 564-567. |
[4] |
刘亚云, 陈桂珠*. 桃花水母及其生态学研究进展[J]. , 2004, 23(1): 73-7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