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陈鹏
厦门市环境保护科研所, 厦门 361006
Study on the change of landscape pattern of coastal wetland in Xiamen City
CHEN Pe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Xiamen 361006, China
摘要 选取了厦门市1986年,1993年和2003年三个时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作为基本信息源.在ArcGIS支持下,应用GIS技术获取滨海湿地基本数据,通过对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和分析,对过去17年间厦门滨海湿地的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湿地总面积呈下降趋势,由1986年的419.764km2 下降至2003年的394.237km2 ,湿地斑块数量由1986年的810块增加至2003年的1092块.湿地景观破碎度不断增加,而研究区域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则下降.
关键词 :
滨海湿地 ,
景观格局 ,
变化 ,
厦门
Abstract :In this paper,three Landsat TM images(respectively obtained in1986,1993 and 2003) were interpreted as basic information sources.And the basic data of coastal wetland were obta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GIS-tech supported by ArcGIS.By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landscape pattern index(LPI),th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LPI of coastal wetland over the past 17 years were studied.The study shows that there is a decrease in wetland area,from the 419.764 km2 in 1986 to the 394.237 km2 in 2003,with an increase in wetland patcheness,from 810 of 1986 to 1092 of 2003,the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index of wetland is continuously rising,while the diversity and evenness are decreasing.
Key words :
Coastal wetland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
Xiamen city
收稿日期: 2005-08-25
基金资助: 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3502Z20044015)
引用本文:
陈鹏. 厦门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J]. , 2005, 24(4): 359-363.
CHEN Peng. Study on the change of landscape pattern of coastal wetland in Xiamen City. , 2005, 24(4): 359-363.
链接本文:
http://www.ecolsci.com/CN/Y2005/V24/I4/359
[1] 鹿守本,艾万铸主编.2001.海岸带综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3~8.
[2] 陆健健.1996.我国滨海湿地的功能[J].环境导报,(1):41-42.
[3] 肖笃宁,李秀珍,高峻,等编著.2003.景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31~59.
[4] 邬建国著.2000.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95~152.
[5] 陈志鸿,陈鹏.2005.厦门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述.厦门科技,(4):7~10.
[6] 汤国安,陈正江,赵牡丹,等编著.2002.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50-65.
[7] 党安荣,王晓栋,陈晓峰,等.2003.ERDASIMAGINE遥感图像处理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95-240.
[8] 党安荣,贾海峰,易善桢,等编著.2003.ArcGIS8 Desktop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441~457.
[9] 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等编著.2002.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06.
[10] 王宪礼,肖笃宁,布仁仓,等.1997.辽河三角洲湿地的景观格局分析[J].生态学报,17(3):317-323.
[11] 王宪礼,胡远满,布仁仓.1996.辽河三角洲湿地的景观变化分析[J].地理科学,16(3):260-265.
[12] 汪爱华,张树清,张柏.2003.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变化[J].生态学报,23(2):237-243.
[13] 丁圣彦,梁国付.2004.近二十年来河南沿黄湿地景观格局变化[J].地理学报,59(5):653-661.
[14] 陈文波,肖笃宁,李秀珍.2002.景观指数分类、应用及构建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3(1):121-125.
[1]
刘雨先, 王守梅, 龚熊波, 李博, 杨波. 基于3DLP指数的景观格局演变及预测分析 [J]. 生态科学, 2020, 39(3): 122-.
[2]
张文静, 孙小银,单瑞峰, 刘飞. 1975—2018年南四湖流域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J]. 生态科学, 2020, 39(3): 172-.
[3]
张娟, 李剑萍, 王誉陶, 张翼, 井乐, 李建平. 西北干旱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草地生产潜力的影响 [J]. 生态科学, 2020, 39(3): 182-.
[4]
郭嘉, 辛学兵, 郭慧, 法蕾, 裴顺祥, 吴迪, 马淑敏. 北京门头沟主城区及其城郊森林大气污染物时空变化特征 [J]. 生态科学, 2020, 39(2): 32-.
[5]
陈思斯, 刘想, 童鑫玥, 管毕财. 基于多模型集合预测尖萼红山茶物种分布 [J]. 生态科学, 2020, 39(2): 58-.
[6]
朱亚楠, 蒲春玲. 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安全分析 [J]. 生态科学, 2020, 39(2): 133-.
[7]
肖海龙, 盛茂银. 陆地森林植被植物细根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进展 [J]. 生态科学, 2020, 39(2): 199-.
[8]
王慧玲, 吐尔逊·哈斯木. 生态输水前后台特玛湖生态环境变化探究分析 [J]. 生态科学, 2020, 39(1): 93-.
[9]
朱丽蓉, 刘宇航, 叶长青. 海南岛干旱地区昌化江径流变化及影响因素 [J]. 生态科学, 2020, 39(1): 183-.
[10]
王宇, 武亚楠, 鄢郭馨, 张振明.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芦苇、碱蓬混生群落空间点格局分析 [J]. 生态科学, 2020, 39(1): 51-.
[11]
朱增云, 阿里木江·卡斯木. 基于CA-Markov模型的呼图壁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预测研究 [J]. 生态科学, 2020, 39(1): 136-.
[12]
张晓宁, 刘学录, 王全喜, 李晓丹, 徐亚男. 盐池县土地利用自然生态位变化及其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J]. 生态科学, 2020, 39(1): 156-.
[13]
王明, 桑卫国. 暖温带乔木和灌木物候变化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生态科学, 2020, 39(1): 164-.
[14]
王君, 杨晓梅, 隋立春, 康军梅, 王志华*. 西安市1995—2016年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监测及景观格局分析 [J]. 生态科学, 2019, 38(6): 81-.
[15]
邵亚奎, 朱长明, 徐新良, 张新, 沈谦. 2000—2015年安徽省林地遥感制图与时空变化分析 [J]. 生态科学, 2019, 38(6):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