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宜瑜主编.1998.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鲤形目(中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49-50.
[2] 刘鸿亮,金相灿,屠清瑛.1990.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第二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02-122.
[3] 胡鸿钧,李尧英,魏印心,等.1980.中国淡水藻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9-479.
[4] 周凤霞,陈剑虹.2005.淡水微型生物图谱[M].广州:化学工业出版社.193-367.
[5] 万金宝,蒋胜韬.2005.鄱阳湖水质分析及生活对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9(3):260-263.
[6] 袁旭音,陈骏,陶于祥,等.2002.太湖北部底泥中氮磷的空间变化和环境意义[J].地球化学,31(4):321-328.
[7] 陈永红,陈军,王娟,等.2005.淮河(淮南段)底泥内源氮释放的模拟实验研究[J].土壤学报,42(2):344-347.
[8] 邱东茹,吴振斌,邓家齐,等.1997.武汉东湖湖水和底泥对黄丝草生长的影响[J].植物资源与环境,6(4):45-49.
[9] 朱广伟,秦伯强,高光,等.2005.风浪扰动引起大型浅水湖泊内源磷暴发性释放的直接证据[J].科学通报,1(1):66-71.
[10] 沈竑,徐韧,王桂兰,等.1995.上海市海岛周围水域浮游植物的调查研究[J].海洋通报,14(4):26-37.
[11] 沈韫芬.1990.微型生物监测新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19-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