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军邦,牛铮,胡秉民,等.2004.定量遥感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基础应用[J].生态学杂志,23(2):152-157.
[2] 张学霞,葛全胜,郑景云.2003.遥感技术在植物物候研究中的应用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18(4):534-544.
[3] 郭志华,彭少麟,王伯荪.2001.基于NOAA-AVHRR NDVI和GIS的广东植被广能利用率及其时空格局[J].植物学报,43(8):857-862.
[4] 陈云浩,李晓兵,史培军.2003.整合陆地表面温度与植被指数信息进行地表覆盖变化研究[J].第四纪研究,23(3):45.
[5] 安培浚,刘树林,颉耀文,等.2005.植被指数遥感定量研究——以民勤绿洲为例[J].遥感技术与应用,41(6):38-43.
[6] 郭志华,彭少麟,王伯荪.基于GIS和RS的广东陆地植被生产力及其时空格局[J].生态学报.2001,21(9):1444-1450.
[7] 刘良明,梁益同,马慧云,等.2004.MODIS和AVHRR 植被指数关系的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29(4):307-310.
[8] 李本纲,陶澍.2000.AVHRR NDVI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J].生态学报,20(5):899-902.
[9] 彭少麟,郭志华,王伯荪.2000.利用GIS和RS估算广东植被光利用率[J].生态学报,20(6):903-909.
[10] 程乾.2006.基于MOD13产品水稻遥感估产模型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2(3):79-83.
[11] 广东森林编辑委员会.1990.广东森林[M].广州:广东科学出版社,57-65.
[12] 张金泉.1997.广东省自然保护区[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25.
[13] 王正兴,刘闯,Huete Alfredo.2003.植被指数研究进展[J] :从AVHRR-NDVI到MODIS-EVI.生态学报,23(5):979-986.
[14] 李岩,廖圣东,迟国彬,等.2004.基于DEM的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森林、农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布特征[J].科学通报,49(7):679-685.
[15] 黎夏,彭沛全,廖其芳.1998.利用遥感与GIS分析珠江三角洲农田流失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J].热带地理,18(2):97-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