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文华.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理论、方法与应用[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15-23.
[2] Costanza R, et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 and Nature Capital[J]. Nature, 1997, 387(15): 235-260.
[3] 谢高地. 一个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J].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23(5): 911-919.
[4] 程江, 杨凯, 赵军, 等.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上海土地利用变化影响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1): 95-100.
[5] A.Y. Hoekstra. Human appropriation of natural capital: A comparison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water footprint analysis[J]. Ecological Economica. 2009, 68(7): 1963-1974.
[6] 董家华, 包存宽, 舒廷飞. 生态系统生态服务的供应与消费平衡关系分析[J]. 生态学报, 2006, 26(6): 2002-2013.
[7] 张彪, 谢高地. 基于人类需求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20(6): 64-69.
[8] 钟茂初. 可持续消费:物质需求、人文需求、生态需求视角的阐释[J]. 消费经济. 2004, 48-51.
[9] 吴璇, 李洪远, 张良. 天津滨海新区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及空间分级[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12): 2091-2096.
[10] 天津市滨海新区统计局. 天津滨海新区统计年鉴 (2010)[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
[11] 天津市统计局. 天津统计年鉴(2010)[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12] 方天纵, 张贤瑞, 刘秀芹. 基于GIS 的天津市水土流失监测信息系统建设[J]. 水土保持研究. 2004, 11(2): 36-38.
[13] 刘家宜. 天津植物志[M].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14] 钱炜, 唐鸣放, 郑怀礼. 城市户外热环境的舒适度研究[J]. 重庆环境科学, 2002, 24(2): 88-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