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汪家权,刘万茹,钱家忠,孙世群.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Fuzzy-Grey模式[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3,22(1):73-77.
[2] 厉艳君,杨木壮.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综述[J]. 地下水,2007,29(5):19-24.
[3] 钱家忠.地下水污染控制[M].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9. 111-112.
[4] 厉艳君.区域水环境质量目标模糊灰色评价[J].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1998,11(1):31-37.
[5] 张静,孙省利.海水环境质量模糊-灰色关联评价及应用[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1,13(6):68-72.
[6] 曾皓锦.化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探讨[J]. 山西化工,2007,27(1):61-64.
[7] 韩冰,何江涛,陈鸿汉,谌宏伟,史敬华.地下水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价[J]. 地学前缘,2006,13(l):224-229.
[8] 张密西,王洁,藤丽华.瑞安东山垃圾场地下水污染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评价[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9,16(10):29-34.
[9] 金士博.水环境数学模型[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7.120-122.
[10] 张征.环境评价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401-402.
[11] 朱胡根,汪家权.平原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探讨[J].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1993,20(6):46-49.
[12] 李梅玲,张锡根,阎葆瑞,李京森,苗长青,吕水明,沈小珍,席文跃,多超美,雷觐韵.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S].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3, 93-95.
[13] 苏伟,刘景双,王洋.第二松花江干流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2007,22(1):79-85.
[14] 孙树青,胡国华,王勇泽,李诚.湘江干流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2):12-15.
[15] 张俊娥,潘俊,周立冬,欧洋.新民市柳河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3):179-185.
[16] 黄艳红,常薇,何振宇.武汉市农村地区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价[J]. 环境与健康,2010,27(10):892-894.
[17] 杨金玲,公维磊,王长芹,聂尚丹,靖娜.济宁市自来水重金属检测与健康风险评价[J]. 济宁医学院学报,2010,33(5):357-359.
[18] 秦雯雯,杨忠芳,侯青叶,曹铁宁.江西省潘阳湖地区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J].现代地质,2011,25(1):182-188.
[19] 倪彬,王洪波,李旭东,梁剑.湖泊饮用水源环境健康风险评价[J]. 环境科学研究,2010,23(1):74-79.
[20] 王铁军,查学芳,熊威娜,郭先华,来楷油,杨光照.贵州遵义高坪水源地岩溶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初步评价[J]. 环境科学研究,2008,21(1):46-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