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自强,张克,许昆灿,隋永年,孙淑媛,陆贤昆,林庆礼.海水水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3097-1997)[S].北京:技术标准出版社.1998.15-19
[2] 李泽刚.黄河口附近海区水文要素基本特征[J].黄渤海海洋,2000,18(3):20-28.
[3] 沈志良,陆家平,刘兴俊.黄河口及其附近海域的无机氮和磷酸盐[J].海洋科学集刊,1989,30:51-57.
[4] 陈淑珠,顾郁翘,刘敏光,张敏秀,杨淑海,李静.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分布特征[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1,21(1):34-41.
[5] 张欣泉,邓春梅,魏伟,陈洪涛,米铁柱,于志刚.黄河口及邻近海域溶解态无机磷、有机磷、总磷的分布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7,27(4):660-666.
[6] 张继民,刘霜,张琦,刘一霆.黄河口附近海域营养盐特征及富营养化程度评价[J].海洋通报,2008,27(5):65-72.
[7]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GB 17378.4-2007,海洋监测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101-121.
[8] 吕小乔,祝陈坚,张受斌,史致丽.夏季渤海西南部及黄河口海域营养盐分布特征[J].山东海洋学院学报,1985,15(1):146-158.
[9] 郭卫东,章小明,杨逸萍,胡明辉.中国近岸海域潜在性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J].台湾海峡,1998,17(3):64-70.
[10] 蒋岳文,王永强.大连湾海水营养盐的含量及有机污染状况分析[J].海洋通报,1991,10(1):100-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