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氨氮胁迫下鲢幼鱼下行洄游通道质量研究 |
计红1,3, 林育青2,*, 陈诚2, 何梦男2, 于道平1, 3, 余世金1, 万安1,3 |
1. 安庆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安庆 246133
2.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 南京 210029
3. 安庆师范大学水生生物保护与水生态修复安徽省高等学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庆 246133
|
|
|
摘要 为定量揭示氨氮浓度对鱼类栖息地质量的影响, 以淮河干流鲁台子至窑河闸段为研究区域, 选择典型土著洄游鱼类鲢作为目标物种, 耦合研究区域内平面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构建了含有氨氮指标的鲢幼鱼下行洄游通道栖息地模型。假定入流边界氨氮浓度满足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1.0 mg·L-1), 选取栖息地面积、栖息地斑块数和栖息地连通性指数三个景观生态学特征指标, 定量评估了高、中、低三组代表性流量下氨氮对鲢幼鱼下行洄游通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不考虑氨氮指标情况下的洄游通道质量相比, (1)鲢幼鱼下行洄游通道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下降1.6%、6.7%和3.4%, 氨氮对洄游通道适宜生境面积的影响较小。(2)鲢幼鱼下行洄游通道斑块数分别增加4.5%、28.7%和3.6%, 在原本具有较高破碎度的情况下氨氮影响最大, 二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和协同效应。(3)鲢幼鱼下洄游通道连通性分别降低54.3%、34.6%和24.8%, 连通性下降幅度与入流边界流量成反比。研究结果可为鱼类栖息地指标体系构建和基于水质需求的生态流量调度提供依据。
|
|
|
引用本文: |
计红1,3, 林育青2,*, 陈诚2, 何梦男2, 于道平1, 3, 余世金1, 万安1,3. 氨氮胁迫下鲢幼鱼下行洄游通道质量研究[J]. 生态科学, 2024, 43(4): 204-.
|
|
|
|
链接本文: |
http://www.ecolsci.com/CN/Y2024/V43/I4/204 |
[1] |
张大治1,*, 马志芳1,2, 赵富强1, 周春梅1. 斑块质量对沙蒿金叶甲种群特征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4, 43(5): 1-. |
[2] |
张娜1, 刘茜1, 尹锴2, 王超越1, 郭先华1,*. 基于RSEI的三峡库区乡村聚落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J]. 生态科学, 2024, 43(5): 7-. |
[3] |
宋宏伟, 高忠斯, 李发扬, 邹红菲*. 莫莫格湿地白琵鹭繁殖生态及观赏管理[J]. 生态科学, 2024, 43(5): 15-. |
[4] |
江戈平1, 2, 孟丽红1,*, 刘友存3, 何楷南1, 王宁波1. 环鄱阳湖城市群生态安全时空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J]. 生态科学, 2024, 43(5): 22-. |
[5] |
李春霖, 汤萃文*, 卢国春, 王亚宁, 李凡凡, 王蕊. 2002—2020年甘肃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J]. 生态科学, 2024, 43(5): 31-. |
[6] |
杨浩1,2,3, 孙建国1,2,3,*, 黄卓1,2,3, 冯春月1,2,3, 杨维涛1,2,3. 基于贝叶斯时空模型的甘肃省生态风险变化特征[J]. 生态科学, 2024, 43(5): 43-. |
[7] |
宋洁1,2, 刘学录1,2,*. 基于星载激光雷达数据的森林地上生物量估算方法比较[J]. 生态科学, 2024, 43(5): 52-. |
[8] |
鲁泽刚1,3, 何澍然1,2, 赵艳2,4, 杨生超2, 4, 龙光强1,2,*. 栽培型和野生型灯盏花对Cd添加的生理响应[J]. 生态科学, 2024, 43(5): 63-. |
[9] |
秦琳1,2, 汪应宏2,*, 郭珊珊1,2, 牛潜1,2, 彭山桂3, 邱国强1,2, 朱迪1,2. 江苏省城镇化与低碳发展耦合协调研究[J]. 生态科学, 2024, 43(5): 72-. |
[10] |
常丽芳1,2,3, 王友绍2,3, 赵艳1,*, 程皓2,3,*. 盐胁迫下木榄根系木栓化分子调控机制研究[J]. 生态科学, 2024, 43(5): 81-. |
[11] |
贾琦1, 刘毅洁1,张超玉1,尹泽凯2,*. 郑州大都市区“生产-生活-生态”用地转型图谱特征分析[J]. 生态科学, 2024, 43(5): 90-. |
[12] |
胡梦姗, 叶长盛*, 李媛洁, 刘彦. 南昌市不透水地表时空变化及综合生态效应研究[J]. 生态科学, 2024, 43(5): 102-. |
[13] |
张婷玥1, 辛伟明1, 李金玲1, 刘旭亮1, 郭光耀2, 邱忠平1, 杨柳3, 刘艳秋1,*. 人体排泄物的除臭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构建与效果分析[J]. 生态科学, 2024, 43(5): 112-. |
[14] |
苟婷, 梁荣昌, 虢清伟, 陈思莉, 赵学敏, 马千里*. 仙女湖重金属污染事件后水体环境质量和藻类水华风险研究[J]. 生态科学, 2024, 43(5): 121-. |
[15] |
侯波, 李倩倩, 杨艳蓉*, 张乐英. 基于MODIS数据的2003—2020年西南地区林火随地形因子的动态变化[J]. 生态科学, 2024, 43(5): 13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