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气候评估的新区通风廊道规划方法及策略研究 |
程宸1, 于长文2, 房小怡1,*, 李明财3, 王信4, 徐辉5 |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81
2. 河北省气候中心, 石家庄 050021
3. 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天津 300074
4. 同济大学, 教育部生态化城市设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上海 200092
5.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 100044
|
|
|
摘要 维持良好的自然通风环境, 是实现城市高品质生态环境的重要保证。统筹总体规划和地块城市设计层面, 建立了基于通风路径与通风潜力、城市热岛和绿源、规划方案风环境和热环境评估的新区通风廊道规划方法, 应用于河北雄安新区, 提出了通风廊道规划策略。结果表明:(1)新区层面, 以西南—东北向为主要通风路径, 依托规划绿地、水体及开敞空间等, 构建6条宽度500 m以上的一级通风廊道, 连通白洋淀气候补偿空间与起步区作用空间, 提升新区整体通风能力; (2)新区起步区层面, 结合其规划空间布局方案和所形成的高通风潜力带状空间, 构建17条宽度100 m以上的二级通风廊道, 促进起步区内空气流通、城—淀间气流微循环、缓解城市热岛; (3)新区规划地块的建筑高度和密度宜分别控制在45 m和20%以内, 白洋淀北岸和起步区南部地块则分别为20 m和15%以内, 地块内不宜形成封闭的围合空间, 建筑高度总体宜南低北高布局; (4)从城市总体空间形态、城市建筑空间形态和清洁空气源三方面, 制定了有利于通风环境的城市空间形态设计指引, 与通风廊道协同提升通风环境。
|
|
|
[1] |
牛程旭1, 张定海1,*, 张志山2, 王艳莉3. 毛乌素沙地盐池地区固定沙丘主要固沙灌木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空间关联性研究[J]. 生态科学, 2024, 43(1): 1-. |
[2] |
汉光昭1, 2, 3, 曹广超2, 3, 4, *, 曹生奎1, 2, 3, 冶文倩1, 2, 3, 程国1, 2, 3. 高寒山地生态修复方式对土壤颗粒碳氮分配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4, 43(1): 10-. |
[3] |
刘凯1, 陈修报2, 刘洪波2, 姜涛2, 杨健1,2,*. 背角无齿蚌幼蚌对水体铜的吸收特征研究[J]. 生态科学, 2024, 43(1): 19-. |
[4] |
苗滕1, 周驰1, 张航1, 胡艳欣1, 高健2, 王铭3,*. 汉江中下游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生态科学, 2024, 43(1): 25-. |
[5] |
汪勇政1,2,*, 梁哲1, 余浩然2, 张强1, 范昕3. 基于PLUS模型的汾河流域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分异及多情景模拟[J]. 生态科学, 2024, 43(1): 35-. |
[6] |
邢佳丽1, 2, 史文娇1, 3, *, 郭旭东4, 王鸣雷1, 3, 王晓青5, 石晓丽6, 张智杰7, 3, . 2010—2017年中国典型城市群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比较分析[J]. 生态科学, 2024, 43(1): 46-. |
[7] |
裴佳, 梁瑾, 金夏焕, 夏丽娜, 贺晓斌, 王艳红*. 两种丛枝菌根真菌和黄瓜花叶病毒复合作用对烟草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4, 43(1): 55-. |
[8] |
黄悦1,2, 李红波1,*,欧国良3. 武汉城市圈生态网络鲁棒性模拟及稳定性分析[J]. 生态科学, 2024, 43(1): 63-. |
[9] |
徐华兵1, 杨丰成1, 梁颖欣1, 刘宇鹏2, 付东洋1, *. 基于Bio-Argo浮标数据研究孟加拉湾中部海域溶解氧分布[J]. 生态科学, 2024, 43(1): 74-. |
[10] |
刘洋1, 2,李大命2, *, 陆建明3, 刘燕山2, 唐晟凯2, 杨家新1, 张彤晴2. 太湖河蚬种群组成及生长特征研究[J]. 生态科学, 2024, 43(1): 81-. |
[11] |
陈凯1, *, 杨艳2, 徐玲1, 赵永福1, 张宏玉1. 怒江干热河谷木棉种子大小的变异格局[J]. 生态科学, 2024, 43(1): 88-. |
[12] |
孙浩钊1, 刘桂珍1, 朱玉璘1, 林雪萍1, 郭豪2, 钱笑杰1, 方熊3,*. 氮添加和水分改变对亚热带人工林红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组成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4, 43(1): 94-. |
[13] |
宋子琪1, 李野1, 丁思惠1,2, 田野1,3, 方升佐1,3,*. 杨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对土壤N2O与CO2排放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4, 43(1): 105-. |
[14] |
黄蔚霞1,2, 孟新亚2, 钟云芳2, 张金玲2, 宋希强2,*. 基于栅格尺度下喀斯特专性植物海南凤仙花生境水资源脆弱性时空分异变化[J]. 生态科学, 2024, 43(1): 113-. |
[15] |
王美雅*. 厦漳泉新兴都市区生态质量遥感评价[J]. 生态科学, 2024, 43(1): 12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