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毕节市生态压力评价及影响因素探究 |  
					| 贵州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贵阳 550025 |  
						|  |  
					
						| 
								
									| 
											
                        					 
												
													
													    |  |  
													    | 摘要  毕节市地处云贵高原, 生态环境脆弱, 生态承载力相对有限。研究毕节市生态压力对高原山地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选取了毕节市(地区)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 利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探究毕节市生态压力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 2005、2010和2015年七星关生态压力得分最高, 得分分别为0.12、0.85、0.91。2005—2010年大方生态压力得分上升最高(0.75), 2010—2015年威宁生态压力得分上升最高(0.41)。结论: ①2005—2015年毕节市生态压力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态势, 2005—2010年以上升为主, 2010—2015年以下降为主; ②2005—2015年毕节市西部县区生态压力总体高于东部县区; ③2005—2010年毕节市西部县区生态压力上升快于东部县区, 2010—2015年东部县区生态压力下降快于西部县区; ④2005—2015年随着海拔升高, 毕节市生态压力总体处于上升的趋势; ⑤人类污染物排放与自然开发强度是影响毕节市生态压力变化的重要因素。 |  |  
															| 关键词 :
																																																																生态, 
																																																																	生态压力, 
																																																																	相关分析, 
																																																																	因子分析, 
																																																																	毕节市 |  
															|  |  
													
														
															| 
																																																																																																										
																					| [1] | 王东升, 王小磊, 雷泽勇.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阜新市生态质量评估[J]. 生态科学, 2020, 39(3): 88-. |  
																					| [2] | 张文静, 孙小银,单瑞峰, 刘飞.  1975—2018年南四湖流域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J]. 生态科学, 2020, 39(3): 172-. |  
																					| [3] | 邢一明, 马婷, 舒航, 赵金崎, 桑卫国.  泰山保护地生态资产价值评估[J]. 生态科学, 2020, 39(3): 193-. |  
																					| [4] | 张晔, 裴男才, 何碧红, 史欣, 孙冰, 于彬, 尹小阳, 王子研, 唐赛男, 金一博, 刘晓天, 唐艺家, 朱颖芳, 孙倩 . 无人机技术在广州南沙区河涌景观特征生态调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20, 39(3): 231-. |  
																					| [5] | 岳泽伟, 李向义, 李磊, 林丽莎, 刘波, 曾凡江.  氮添加对昆仑山高山草地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0, 39(3): 1-. |  
																					| [6] | 刘艳方, 刘攀, 王文颖, 毛旭峰, 董世魁, 杨冲, 高俊程.  土壤线虫作为生态指示生物的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20, 39(2): 207-. |  
																					| [7] | 朱亚楠, 蒲春玲.  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安全分析[J]. 生态科学, 2020, 39(2): 133-. |  
																					| [8] | 陶前辉, 杨波, 李博, 左青.  基于ASTER GDEM的湘西北生态旅游资源发掘研究[J]. 生态科学, 2020, 39(2): 157-. |  
																					| [9] | 严军, 王婷, 秦珏.  基于变异系数法的马鞍山江心洲生态敏感性定量研究[J]. 生态科学, 2020, 39(2): 124-. |  
																					| [10] | 贺清云, 李慧平, 欧阳晓.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分析及模拟预测[J]. 生态科学, 2020, 39(2): 182-. |  
																					| [11] | 师鹏飞, 李爽, 姜虎生, 马会强.  沈抚新城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J]. 生态科学, 2020, 39(2): 41-. |  
																					| [12] | 卫晓庆, 王涛, 李嘉霖, 程贇, 刘晓艺.  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对土地生态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J]. 生态科学, 2020, 39(1): 118-. |  
																					| [13] | 许译方, 周永杰,何煜然, 邝红艳, 杨大勇.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预测研究[J]. 生态科学, 2020, 39(1): 207-. |  
																					| [14] | 张晓宁, 刘学录, 王全喜, 李晓丹, 徐亚男.  盐池县土地利用自然生态位变化及其对景观格局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0, 39(1): 156-. |  
																					| [15] | 杨泓川, 陈松林.  生态压力视角下福建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 生态科学, 2020, 39(1): 19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