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基于移动窗口法的海岛型城市景观破碎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以福建省平潭岛为例 |  
					|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福州350007
2.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州350007
3.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 350007 |  
						|  |  
					
						| 
								
									| 
											
                        					 
												
													
													    |  |  
													    | 摘要 海岛型城市景观破碎化时空演变规律分析, 可以为海岛景观管理及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平潭岛2000、2009和2015年3期Landsat ETM+和SPOT_遥感影像数据及社会经济数据, 基于ArcGIS10.2和Fragstats3.4软件, 采用移动窗口法、转移矩阵、主成分分析等对平潭岛景观破碎化及其驱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1)耕地和林地是平潭岛的景观基质, 各地类之间变化主要表现为居住地和工矿交通用地的空间扩张。(2)15年间平潭岛景观破碎化的空间分布主要体现在中心商务区、科教文化区、海坛湾及坛南湾附近; 在不同地类尺度上, 工矿交通用地的斑块数和景观形状指数差值最大,最大斑块指数和聚集度指数最大的是居住地; 在不同乡镇尺度上, 中楼乡的斑块数和斑块密度差值最大, 最大斑块指数负向差值最大的是幸福洋。(3)政策因素是平潭岛景观破碎化的根本原因; 社会经济活动则对各景观类型变化产生直接影响。 |  |  
															| 关键词 :
																																																																海岛型城市, 
																																																																	景观破碎化, 
																																																																	移动窗口法, 
																																																																	驱动机制, 
																																																																	平潭岛 |  
															|  |  
													
														
															| 
																																																																																																										
																					| [1] | 郭兵, 孔维华7, 姜琳, 范业稳. 青藏高原高寒生态区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变化及驱动机制分析[J]. 生态科学, 2018, 37(3): 96-106. |  
																					| [2] | 鲍蕾, 杨明博, 王红芳. 斑块大小对油松授粉期花粉量以及结实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5, 34(6): 1-8. |  
																					| [3] | 潘丽娟, 张慧, 刘爱利. 重庆市道路网络影响景观破碎化的阈值分析[J]. 生态科学, 2015, 34(5): 45-5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