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96-2016 年洞庭湖区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演变特征 |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长沙 410128 |
|
|
摘要 以1996 年、2001 年、2007 年、2012、2016 年洞庭湖区的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 利用转移矩阵模型及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分析了洞庭湖区20 年间的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洞庭湖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增加, 水域、草地和其它用地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总体景观呈破碎化趋势, 形状更加复杂, 多样性指数呈增加趋势; 各类型土地的斑块数目总体呈上升趋势, 其中水域与其他用地基本保持不变, 耕地的最大斑块指数变化最大, 平均分维数基本呈上升趋势。
|
|
关键词 :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洞庭湖区
|
|
[1] |
刘雨先, 王守梅, 龚熊波, 李博, 杨波. 基于3DLP指数的景观格局演变及预测分析[J]. 生态科学, 2020, 39(3): 122-. |
[2] |
党小虎, 陶瑞, 夏紫顿, 魏学肖, 杨勤科. 陕北小流域退耕农户剖面特征的土地利用决策响应[J]. 生态科学, 2020, 39(3): 104-. |
[3] |
张文静, 孙小银,单瑞峰, 刘飞. 1975—2018年南四湖流域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J]. 生态科学, 2020, 39(3): 172-. |
[4] |
李煜东, 臧传富, 陈相龙. 淮河流域1990—2015年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J]. 生态科学, 2020, 39(2): 104-. |
[5] |
朱亚楠, 蒲春玲. 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安全分析[J]. 生态科学, 2020, 39(2): 133-. |
[6] |
朱增云, 阿里木江·卡斯木. 基于CA-Markov模型的呼图壁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预测研究[J]. 生态科学, 2020, 39(1): 136-. |
[7] |
张晓宁, 刘学录, 王全喜, 李晓丹, 徐亚男. 盐池县土地利用自然生态位变化及其对景观格局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0, 39(1): 156-. |
[8] |
王君, 杨晓梅, 隋立春, 康军梅, 王志华*. 西安市1995—2016年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监测及景观格局分析[J]. 生态科学, 2019, 38(6): 81-. |
[9] |
张芳, 曾馥平, 杜虎,彭晚霞.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对降水特征的响应[J]. 生态科学, 2019, 38(5): 38-. |
[10] |
刘朱婷, 郭庆荣, 刘花, 徐丹. 基于Landsat影像的广东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状况及其变化评价[J]. 生态科学, 2019, 38(5): 119-. |
[11] |
林国敏, 蔡宏, 康文华, 吴愈锋, 王跃跃. 赤水河中上游坡景观特征动态变化研究[J]. 生态科学, 2019, 38(5): 151-. |
[12] |
胡其玉, 陈松林.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量的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研究[J]. 生态科学, 2019, 38(5): 58-. |
[13] |
张敏, 李令军, 赵文慧, 郭逍宇, 许金浩, 王鑫龙, 赵文吉. 洋河水质现状及其成因分析[J]. 生态科学, 2019, 38(4): 77-84. |
[14] |
于倩茹, 徐煖银, 孙思琦, 郭泺. 鄂西北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J]. 生态科学, 2019, 38(4): 119-128. |
[15] |
戴智勇, 杨朝现, 信桂新, 魏耀华, 熊想想. 丘陵山区土地利用生态功能评价及结构优化[J]. 生态科学, 2019, 38(4): 194-20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