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辨识与模型构建: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 |  
					| 1. 河海大学, 南京 210098 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5
 |  
						|  |  
					
						| 
								
									| 
											
                        					 
												
													
													    |  |  
													    | 摘要 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土地开发利用不可触碰的刚性底限, 也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和为居民提供持续生态服务的基本保障。生态基础设施空间格局对其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 因此对生态基础设施空间格局进行辨识很有必要。以此为切入点,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大小, 运用“3S”空间信息技术构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空间格局的辨识模型。并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 结合实地调研数据进行案例研究, 辨识出高强度、中等强度、低强度生态基础设施和非生态基础设施共四种生态基础设施类型。结果表明: 增城区生态基础设施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北部和东部较高、西部和南部较低的特点, 中部生态基础设施分布孤岛现象明显; 高强度、中等强度生态基础设施面积达到769.38 km2, 约占总面积的47.6%; 通过景观格局分析总结出上述四种生态基础设施类型的分布特点, 为研究区未来的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  |  
															| 关键词 :
																																																																生态基础设施, 
																																																																	生态服务功能, 
																																																																	3S 技术, 
																																																																	模型构建, 
																																																																	增城区 |  
															|  |  
													
														
															| 
																																																																																																										
																					| [1] | 宁虎森, 何苗, 罗青红, 吉小敏, 雷春英. 新疆柽柳林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分析[J]. 生态科学, 2019, 38(4): 111-118. |  
																					| [2] | 林金煌, 吴思佳, 陈文惠, 王智蕊, 程瑞彤, 陈增文, 余锦慧. 闽三角地区农田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研究[J]. 生态科学, 2019, 38(1): 194-202. |  
																					| [3] | 江苏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江苏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 生态科学, 2016, 35(5): 169-175. |  
																					| [4] | 段彦博, 雷雅凯, 吴宝军, 彭丹丹, 田国行. 郑州市绿地系统生态服务价值评价及动态研究[J]. 生态科学, 2016, 35(2): 81-88. |  
																					| [5] | 林栋, 马晖玲, 任正超, 李元恒. 基于LUCC 的兰州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分析[J]. 生态科学, 2016, 35(2): 134-142. |  
																					| [6] | 邱彭华, 杜娜,曹瑞, 徐颂军, 谢跟踪, 符英. 基于3S 技术的文昌市铺前镇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与评价[J]. 生态科学, 2015, 34(6): 138-147. |  
																					| [7] | 史小红, 赵胜男, 李畅游, 孙标, 吴用, 樊才睿. 呼伦贝尔市湿地碳储量及分配格局研究[J]. 生态科学, 2015, 34(1): 110-118. |  
																					| [8] | 王举位1, 张征1*, 闫国振1, 桂凌1, 张会兴1, 宋莹1, 安宝利2.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的沙棘生态服务功能研究[J]. , 2011, 30(4): 393-398. |  
																					| [9] | 王勇1,2, 骆世明1. 农林生态系统的大气调节功能及价值核算方法[J]. , 2007, 26(2): 165-169. |  
																					| [10] | 李庆芳, 章家恩*, 刘金苓, 唐国玲. 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综述[J]. , 2006, 25(5): 472-47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