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动植物在陆地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
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福州 350013
2.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福州 350013 |
|
|
摘要 生态系统退化导致了生物生境丧失、多样性下降和生产力降低, 所以, 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 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阐述了生态系统退化的现状, 并分析了其退化的人为和自然原因; 比较分析了植物恢复、动物恢复及动植物联合恢复等生态恢复方法的适用性、有效性、局限性及恢复机制, 得出以下结论: 动、植物恢复首先应通过生态势和基础生态位等的分析, 筛选出较为适宜的本土生物, 这些生物的引入主要是通过收集种源、改善生境和构建生物廊道等途径进行; 引进外来物种进行生态恢复, 须评估外来种的入侵风险、适应性和生态功能; 同时注意利用植物和植物、植物与动物间的生态位、化感作用和互惠共生等互作关系, 并结合生态记忆的方法, 进行动植物的合理组合, 形成系统的生态恢复技术, 进而实现退化生态系统的全面恢复。
|
|
关键词 :
退化生态系统,
生态恢复,
植物恢复,
动物恢复
|
|
[1] |
郭磊, 王世东. 河南省近30 年植被指数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J]. 生态科学, 2018, 37(5): 102-112. |
[2] |
胡忠健, 马强, 曹浩冰, 张秩通, 汤臣栋,张利权, 葛振鸣. 长江口滨海湿地原生海三棱藨草种群恢复的实验研究[J]. 生态科学, 2016, 35(5): 1-7. |
[3] |
李 军. 城市植物景观生态恢复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 生态科学, 2016, 35(4): 173-178. |
[4] |
张红玉, 杨勇, 李勇.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区域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探讨[J]. 生态科学, 2015, 34(4): 169-174. |
[5] |
黄长志1, 任海2. 沿岸边生态系统恢复决策中的人文观问题[J]. , 2007, 26(2): 170-175. |
[6] |
黄京华1,2, 曾任森1*, 骆世明1. 未来的一种生物肥料:丛枝菌根真菌*[J]. , 2002, 21(3): 259-26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