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分布与环境关系 |  
					| 1.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重点实验室, 贵阳 550001 2. 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贵阳 550001
 |  
						|  |  
					
						| 
								
									| 
											
                        					 
												
													
													    |  |  
													    | 摘要 2012 年7 月对云南锅盖山喀斯特石漠化区进行野外调查, 共采集样品100 份, 采用经典形态分类法进行鉴定,分析了该区苔藓植物种类组成、物种丰富度、α 多样性指标、β 多样性指标、均匀度指数和石漠化过程中苔藓植物分布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该区有苔藓植物9 科17 属51 种; 山顶苔藓植物丰富度最高(0.595), 石芽区苔藓植物丰富度最低(–1.663), α 多样性指标和均匀度指数呈现出相同趋势: 石芽区到山脚明显增加, 其他样地间的变化不明显, β 多样性显示出物种从山腰到山顶变化最快, 群落从山脚到山腰变化变化最快; 不同石漠化等级区样地影响苔藓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 石芽区是干扰度和pH, 山脚和山腰是灌木度和草木度, 山上是海拔和乔木度。为该区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苔藓植物分布状况提供参考, 并为保护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苔藓植物多样性提供基础数据。 |  |  
															| 关键词 :
																																																																喀斯特石漠化, 
																																																																	苔藓植物, 
																																																																	多样性, 
																																																																	环境因子 |  
															|  |  
													
														
															| 
																																																																																																										
																					| [1] | 刘鹏, 缪泸君, 贺磊, 孙志勇, 刘美娟, 张壹萱, 肖相元, 曾文昌, 王莉, 应钦.  江西老虎脑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J]. 生态科学, 2020, 39(3): 147-. |  
																					| [2] | 李小芳, 张朝晖, 王智慧.  苔藓植物群落在重庆小寨天坑垂直梯度上的分布规律[J]. 生态科学, 2020, 39(2): 18-. |  
																					| [3] | 彭玉华, 谭长强, 郑威, 申文辉,黄小荣, 黄德诚, 何峰, 莫杨旺.  环境因子对广西红锥幼林生长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0, 39(2): 90-. |  
																					| [4] | 佘婷, 田野.  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多样性对分解过程和土壤微生物特性影响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20, 39(1): 213-. |  
																					| [5] | 徐玉洋, 李亭亭, 李果, 汪正祥, 杨启池, 林邦俊, 张贺贺, 李玲.  湖北兴山县种子植物区系特征与垂直分布格局研究[J]. 生态科学, 2020, 39(1): 27-. |  
																					| [6] | 何林, 郭水良*, 熊源新. 应用MaxEnt模型预测濒危植物虾藓Bryoxiphium norvegicum在中国的分布范围[J]. 生态科学, 2019, 38(6): 46-. |  
																					| [7] | 杨浩, 韩维栋, 高秀梅*. 山椒子光合特性日变化与其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J]. 生态科学, 2019, 38(6): 92-. |  
																					| [8] | 廖彤晨, 尹健强, 李开枝*, 谭烨辉. 海洋浮游介形类的多样性和生态学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9, 38(6): 190-. |  
																					| [9] | 周婕, 苗一方, 方楷, 陈林, 杨志平, 董星凡, 张汉波. 紫茎泽兰内生真菌及其根际土壤真菌的多样性研究[J]. 生态科学, 2019, 38(5): 1-. |  
																					| [10] | 王田田, 孟小靖, 马沁沁, 雍彬, 苗玉志. 四川攀枝花地区印度块菌菌根根际土壤内可培养放线菌功能多样性[J]. 生态科学, 2019, 38(5): 127-. |  
																					| [11] | 王丽,  杨涛,  张军,  杜红霞. 拉萨地区居民点周边典型湿草甸湿地植被与土壤特征分析[J]. 生态科学, 2019, 38(3): 9-17. |  
																					| [12] | 吴芮欣, 马会强, 支天一, 初兆娴, 李爽, 石珍瑜, 韩泽治. 两种幼龄乔木修复林下土壤改良及植被多样性研究[J]. 生态科学, 2019, 38(3): 71-79. |  
																					| [13] | 李丽, 陈蜀江, 陈孟禹, 朱选, 来风兵, 贾翔, 李红军. 小莫合流域受创野苹果根萌数量特征的环境驱动力分析[J]. 生态科学, 2019, 38(2): 18-24. |  
																					| [14] | 孟凡丽, 王立志, 宋红丽, 肖劲松, 邱如稚, 韩洪军. 红枫湖水体营养盐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J]. 生态科学, 2019, 38(2): 77-85. |  
																					| [15] | 凌慧, 赵旺, 王瑞旋, 黄晟, 刘晓靖, 吴开畅, 王江勇. 方斑东风螺养殖环境中细菌数量变动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J]. 生态科学, 2019, 38(2): 130-13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