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省若尔盖县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研究 |
甄艳*, 吴宗攀, 尹志恒, 杨晓钦, 赵浠昊 |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成都 610500 |
|
|
摘要 四川省若尔盖县是高寒湿地的重要分布区,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以2000年、2010年和2019年3期Landsat ETM +遥感影像资料为基础数据源, 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程度和人类活动强度模型分析了研究区2000—2019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若尔盖县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沼泽湿地、林地为主, 三者的面积百分比从2000年的61.66%、22.61%、13.69%变化为2019年的58.42%、21.21%、17.17%。总体上土地利用变化缓慢, 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41%; 土地利用类型中建设用地动态度最大, 为23.53%, 草地、沼泽的动态度较小。沼泽湿地与草地、草地和林地相互之间的转变是研究时段内主要土地利用转移方式, 土地转移总体表现为沼泽湿地向草地转移, 草地向林地、耕地、建设用地、水域、未利用地转移。在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下, 若尔盖县三个时期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分别为177.53、178.07和179.88, 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分布表现出以低和较低强度为主, 二者所占面积比在95%以上, 表明人类活动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干扰程度逐渐增加。研究结果可为若尔盖地区土地规划利用和湿地恢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
|
|
[1] |
袁储君1, 马春梅1,2,*, 李峰1, 孙珏3,4, 黄振辉1, 孙佳1. 巢湖地区现代花粉—植被—人类活动关系研究[J]. 生态科学, 2022, 41(3): 1-. |
[2] |
冯文彬1, 林媚珍1,*, 龚建周1,*, 赵家敏2, 钟亮1, 刘汉仪1. 基于FLUS-InVEST模型的中山市生境质量时空分异特征[J]. 生态科学, 2022, 41(3): 16-. |
[3] |
卢茵怡1, 李天翔2, 龚建周1,*. 广东省不同地貌形态类型区生境质量归因[J]. 生态科学, 2022, 41(3): 24-. |
[4] |
庞惠心, 安睿, 刘艳芳*. 武汉市城市化进程中生境质量对景观格局的样带响应[J]. 生态科学, 2022, 41(3): 33-. |
[5] |
陈晓艳, 张文刚, 刘芮伶, 刘刚*. 海拔对入侵植物粗毛牛膝菊种群繁殖力与种子扩散力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2, 41(3): 44-. |
[6] |
谷俊锟1,2, 3, 曾馥平1, 2, 宋同清1,2, 彭晚霞1,2,苏樑1,2, 杜虎1, 2,*. 木论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特征[J]. 生态科学, 2022, 41(3): 54-. |
[7] |
李健容1, 裴男才2,*, 陈言柳2, 胡小康3, 王义平3, 尹小阳2, 何继红2, 武瑞琛2, 宋斌4. 不同人为干扰下广东和江西地区大型真菌多样性特征研究[J]. 生态科学, 2022, 41(3): 62-. |
[8] |
黄煜, 李海生*, 伍凯瀚, 刘阳, 聂兰珍, 岑沛怡, 陈颖仪, 关月芳, 潘海容, . 惠州平海湾沿海沙滩沙生植被资源现状研究[J]. 生态科学, 2022, 41(3): 72-. |
[9] |
李丽1, 马方方2, 翟晓辉1, 杨伟思1, 叶鹏浩1, 刘悦1,*. 深圳湾海域赤潮生物演变及赤潮预警关键因子分析[J]. 生态科学, 2022, 41(3): 82-. |
[10] |
周凌峰1,2,3, 戴矜君4, 黄艳萍1, 张幸幸1, 李紫叶1, 韩琳1, 章陈菲1, 郭雅欣1,. 9种景观植物枯落物层及其土壤层水文效应[J]. 生态科学, 2022, 41(3): 90-. |
[11] |
王惠惠, 王亚茹, 王腾飞, 王军梦, 雷雅凯*. 郑州市绿地结构对气候调节因子的影响及启示[J]. 生态科学, 2022, 41(3): 98-. |
[12] |
邓力维, 徐丽华*. 重庆南川区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对城市不透水面的响应[J]. 生态科学, 2022, 41(3): 107-. |
[13] |
杨文亭1, 2, 俞霞1, 2, 龙昌智1, 朱树伟1, 鲁美娟3, 黄国勤1, 2, *. 氮肥种类和油菜秆还田对水稻苗期碳氮累积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2, 41(3): 117-. |
[14] |
闻熠1,2, 肖涛1,2, 谈晟荟3, 王志强1,2, 石强胜1,2,*. 基于熵值-突变级数法上海市生态安全评价与对策研究[J]. 生态科学, 2022, 41(3): 124-. |
[15] |
叶鹏程1, 陈慧1, 张光富2, 赵晓1, 朱伟2, 斯琴1, 武建勇1,*. 江苏东台野生草本植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生态科学, 2022, 41(3): 13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