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株嗜盐杆菌对中肋骨条藻的溶藻作用机理研究 |
|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州510300
2.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201306
|
|
|
|
|
|
文章导读 |
|
摘要 藻华是一种全球性的生态灾害, 利用海洋溶藻菌治理藻华是藻华治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文章旨在揭示一株嗜盐杆菌对中肋骨条藻的溶藻作用机理, 对溶藻作用下中肋骨条藻细胞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 并测定了相关的生理参数, 同时研究了溶藻作用对藻细胞光合作用的影响并比较了与氮代谢、抗氧化系统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溶藻作用使得中肋骨条藻细胞链状结构发生断裂, 细胞多以单细胞形态存在且单细胞长度显著增加, 最终细胞原生质体在细胞一端形成泡状后逐渐膨胀破裂。同时, 溶藻作用下中肋骨条藻细胞内总蛋白质含量、叶绿素a含量、总氮含量、Fv/Fm、Y(II)以及与氮代谢相关的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均显著降低, 而与抗氧化系统相关的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显著上升。溶藻物质显著抑制了中肋骨条藻对氮的吸收利用, 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受阻, 最终影响到细胞的繁殖分裂。同时细胞内活性氧的增加可能改变了细胞膜的通透性, 大量胞外物质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而使细胞膨胀破裂死亡。
|
|
关键词 :
嗜盐杆菌,
中肋骨条藻,
溶藻作用机理,
氮代谢,
活性氧
|
Abstract: |
Key words:
 
|
|
|
基金资助: |
[1] |
朱俊杰, 李杨瑞, 谭宏伟. 寒害及适应处理下黑皮果蔗幼苗不同器官抗氧化生理机制[J]. 生态科学, 2015, 34(5): 90-98. |
[2] |
梁菊芳, 王朝晖*, 林朗聪. 敌百虫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影响[J]. , 2013, 32(2): 230-234. |
[3] |
卢慧明1,2, 廖小建3, 杨宇峰1,2*, 徐石海3. 大型海藻龙须菜浸出组分对中肋骨条藻的化感抑制作用[J]. , 2008, 27(5): 424-426. |
[4] |
黄云峰1,2, 冯佳和1, 姜胜1,3, 魏鹏1,4, 冯洁娉1,2, 白洁2. 广州珠江口海域中肋骨条藻的周年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 2007, 26(1): 50-54. |
[5] |
王劲, 段舜山*. 活性氧对雨生红球藻生长及虾青素含量的影响[J]. , 2006, 25(3): 213-215. |
[6] |
钟萍1,2*, 林志芬3, 刘正文1, 孔令仁2. 水环境中活性氧的来源、种类及测定方法[J]. , 2005, 24(4): 364-367. |
[7] |
朱琳1, 黄长江2*, 陈善文2, 杜虹1, 何歆1. 柘林湾骨条藻的数量变动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 2002, 21(4): 302-30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