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遮荫和氮养分对三裂叶蟛蜞菊生长、构件生物量分配和叶片PSⅡ功能的影响 | 
  					 
  					  															
					1. 韩山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管理学院, 潮州 521041 
2. 韩山师范学院食品工程与生物科技学院, 潮州 521041 
3.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长沙 410004 | 
					 
										
						 | 
					 
   					  														 
				
				
					
						
							
								
									
										
											
                        					 
												
													
													    | 
													    	
									 | 
								 
								
																										
													    | 
													    		                            						                            																	    摘要 为探查外来入侵植物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对遮荫和氮养分的响应及其入侵性,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遮荫(轻度遮荫-相对光强为42%; 重度遮荫-相对光强为12%)和不同氮养分(0、0.1、0.2 和0.4 g·kg–1)对三裂叶蟛蜞菊生长、生物量分配以及叶片PSⅡ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1)经轻度遮荫的植物叶片数、分枝数、总生物量、生长速率显著大于重度遮荫; 同一遮荫条件下, 随氮养分的增加, 茎生物量比增加、叶生物量比下降。2)重度遮荫降低了三裂叶蟛蜞菊叶片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 对叶片PSⅡ反应中心有一定破坏作用; 对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的影响不显著(除0.2 g·kg–1 氮水平外)。3)氮养分对叶片PSⅡ活性的影响随遮荫程度而变化,轻度遮荫下, 氮养分对叶片PSⅡ功能影响较小; 重度遮荫下, 随氮养分的增加, ФPSⅡ和ETR 先上升后下降, Fv/Fm 变化不显著。4)光强和氮养分的交互作用在三裂叶蟛蜞菊种群生长、竞争以及成功入侵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光照较充足的生境中容易成功入侵。
																										     | 
													    
													    	
															 | 
														 
												  		
												        
												        														
															| 关键词 :
																																																																三裂叶蟛蜞菊, 
																																																																	遮荫, 
																																																																	氮养分, 
																																																																	生长特性, 
																																																																	PSII 功能 
																																  
															 | 
														 
																																																								
														
															| 
															    															        
															    															    															 | 
														 
														 																											    																											 
													
												 
												
												
												
													
														
															
																
																																																																																																										
																					| [1] | 
																					薄晶晶, 王俊*,付鑫. 两种绿肥腐解及其碳氮养分释放动态特征[J]. 生态科学, 2019, 38(6): 37-. | 
																				 
																																																																																																																																																
																					| [2] | 
																					周清,  舒宪,  王钰婷,  李明浩,  汤才国,  倪军,  赵薇薇,   黄胜威,. 一株小麦赤霉病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防治效果分析[J]. 生态科学, 2019, 38(3): 64-70. | 
																				 
																																																																																																																																																
																					| [3] | 
																					付保荣, 刘梦琦, 张润洁, 张楠, 任婧. 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对鲤鱼养殖水质及其生长特性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8, 37(5): 146-151. | 
																				 
																																																																																																																																																
																					| [4] | 
																					姜瑞芳, 刘艳红. 光照对珙桐幼苗光合与生长特性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7, 36(5): 114-120. | 
																				 
																																																																																																																																																
																					| [5] | 
																					王乐阳, 张翠英, 贺凤至, 蔡浩, 戴青松, 王同勋. 底泥曝气扰动对金鱼藻生长特性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5, 34(5): 66-70. | 
																				 
																																																																																																																																																
																					| [6] | 
																					全国明, 毛丹鹃, 章家恩, 谢俊芳. 不同养分水平对飞机草生长与生物量分配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5, 34(2): 27-33. | 
																				 
																																																																																																																																																
																					| [7] | 
																					舒枭1,2, 杨志玲2*, 段红平1, 杨旭2, 甘光标1,2, 于华会2. 厚朴种源苗期生长差异及优良种源选择研究[J]. , 2009, 28(4): 311-31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