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不同气候带人工林与天然林的土壤呼吸差异 |
1. 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省全球变化生态学国际联合实验室, 河南 开封 475004
2. 洛阳理工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23
3.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4
4. 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河南 信阳 464000
5. 信阳市南湾实验林场, 河南 信阳 464031
6. 河南省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河南 信阳 464134 |
|
|
摘要 通过国内外文献检索收集了201 条中国森林土壤呼吸及相关环境因子数据, 比较了不同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人工林和天然林的土壤呼吸差异。结果表明: 中国森林土壤呼吸沿着气候梯度由南至北呈递减趋势,平均速率为2.67 μmol·m–2·s–1。天然林平均土壤呼吸速率(2.89 μmol·m–2·s–1)显著高于人工林(2.40 μmol·m–2·s–1)。除了暖温带以外, 其它四个气候区的天然林土壤平均呼吸速率均高于人工林。人工林土壤平均呼吸速率依次为: 暖温带(3.17 μmol·m–2·s–1)>热带(2.83 μmol·m–2·s–1)>亚热带(2.20 μmol·m–2·s–1)>中温带(1.97 μmol·m–2·s–1)>高原气候区(1.14 μmol·m–2·s–1); 其中高原气候区的土壤平均呼吸速率显著低于暖温带、热带和亚热带。天然林的土壤平均呼吸速率依次为: 热带(4.40 μmol·m–2·s–1)>暖温带(2.75 μmol·m–2·s–1)>亚热带(2.70 μmol·m–2·s–1)>高原气候区(2.63 μmol·m–2·s–1)>中温带(2.37 μmol·m–2·s–1)。不同气候带森林土壤自养呼吸贡献率平均为33.1%(17.1—65.7%), 天然林土壤自养呼吸比例(34.7%)略高于人工林(32.6%)。中国森林土壤呼吸的Q10值平均为2.56(1.46—3.60), 沿气候梯度由南到北逐渐增加。不同气候带的人工林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10(2.38)要低于天然林(2.68)。
|
|
关键词 :
自养呼吸,
人工林,
天然林,
温度敏感性,
土壤呼吸,
林分起源
|
|
[1] |
丁俊霞, 陈克龙, 崔航, 巴丁求英, 周贵尧, 金彦香. 高原鼠兔对高寒沼泽草甸土壤呼吸的干扰[J]. 生态科学, 2019, 38(6): 1-. |
[2] |
吕建, 吴永波, 余昱莹, 茆安敏, 陈欢. 不同密度杨树人工林河岸缓冲带对无机氮的去除效果[J]. 生态科学, 2019, 38(2): 146-154. |
[3] |
李金金, 张健, 余俊里, 汤智群, 王春子, 张丹桔. 外源添加巨桉两种挥发性化合物对受体植物萌发、生长及四种生理指标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8, 37(6): 9-19. |
[4] |
范洪旺, 滕臻, 许克福. 城市绿地土壤呼吸研究综述[J]. 生态科学, 2018, 37(5): 210-216. |
[5] |
田惠玲, 周平, 贾朋, 李树光. 粤北不同经营措施对人工林年均固碳量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8, 37(4): 211-217. |
[6] |
张林林, 刘效东, 苏艳, 夏文杰, 梁京威, 李吉跃. 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8, 37(3): 213-221. |
[7] |
殷萌清, 冯建祥, 黄小芳, 蔡中华, 林光辉, 周进. 天然及人工红树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J]. 生态科学, 2017, 36(5): 1-10. |
[8] |
王晗生. 黄土高原塬区的植被属性探讨[J]. 生态科学, 2017, 36(5): 85-95. |
[9] |
郑威, 何峰, 谭一波, 申文辉. 两种石漠化区退耕林型的土壤呼吸及模型模拟[J]. 生态科学, 2017, 36(5): 138-143. |
[10] |
申文辉, 郑威, 何琴飞, 何峰. 桂西南石漠化区蚬木林土壤呼吸空间变异研究[J]. 生态科学, 2017, 36(2): 82-86. |
[11] |
池源, 郭振, 石洪华,高莉媛. 北长山岛人工林健康状况评价[J]. 生态科学, 2017, 36(1): 215-223. |
[12] |
张鹏, 胡宜刚, 黄磊, 赵洋, 虎瑞, 刘美玲. 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重建对土壤呼吸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6, 35(4): 91-96. |
[13] |
朱美玲, 王旭, 王帅, 王文蕾, 邹耀进, 梁卿雅. 海南儋州橡胶树、桉树人工林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J]. 生态科学, 2016, 35(3): 43-51. |
[14] |
周晨霓, 马和平, 郭其强. 西藏色季拉山天然林分土壤呼吸组分量化分离及季节变化特征[J]. 生态科学, 2015, 34(4): 57-63. |
[15] |
郭乐东, 张卫强, 李召青, 周平. 粤北不同年龄桉树林植物多样性研究[J]. 生态科学, 2015, 34(3): 65-7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