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疆石油污染土壤苯并(a)芘降解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1. 成都医学院检验医学院, 成都 610500
2. 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乌鲁木齐 830054 |
|
|
摘要 为研究新疆石油开采区污染土壤中苯并(a)芘降解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特点,采集克拉玛依石油开采区受污染程度不同的土壤样品, 以苯并(a)芘为唯一碳源、氮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五代富集培养, 采用PCR-DGGE 技术对第五代富集培养物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开展研究, 根据DGGE 指纹图谱分析它们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显示: 三个不同污染样品微生物多样性指数(H) 丰度(S)和均匀度(EH)均有所不同, 重度污染土样降解苯并(a)芘的微生物类群最为丰富, 其次是中度污染土样, 最少的是轻度污染土样; 并且三个样品微生物类群种类差异较大, 菌落相似性低。对 DGGE 的优势条带序列分析, 同源性最高的微生物分别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研究表明新疆石油开采区污染程度不同土壤中降解苯并(a)芘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不同, 提示污染严重的环境里可能蕴藏着高效降解苯并(a)芘的微生物资源。
|
|
关键词 :
石油污染,
苯并(a)芘,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微生物多样性
|
|
[1] |
佘婷, 田野. 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多样性对分解过程和土壤微生物特性影响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20, 39(1): 213-. |
[2] |
赵轻舟, 王艳芬, 崔骁勇, 郝彦宾, 余志晟. 草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8, 37(3): 204-212. |
[3] |
祁迎春, 王建, 同延安, 胡学胜, 刘国豪, 李勇. 陕北石油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品种的筛选[J]. 生态科学, 2015, 34(1): 148-153. |
[4] |
高洋1, 徐明芳2, 李定坚3, 骆育敏3, 曹焕生3. 纳米技术处理石油污染的研究进展[J]. , 2004, 23(1): 77-7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