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同环境条件下有无果囊对红穗苔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
1. 中国科学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4
2.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生物学实验室, 武汉430074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4.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武汉430079
5. 海南省热带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海南大学, 海口570228 |
|
|
摘要 果囊是苔草属植物的种子特有外部结构, 果囊的存在可能对种子的休眠和萌发造成影响。以红穗苔草种子为实验材料, 研究了不同的光照、种子埋藏深度和土壤湿度条件下, 有无果囊对红穗苔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 (1)去除果囊显著提高了红穗苔草种子的萌发率(GR)、日平均萌发率(MDG)和发芽峰值(PV); (2)红穗苔草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随埋藏深度的增加, 种子的萌发能力减弱, 同时湿润条件比淹水条件更适合苔草种子的萌发。
|
|
关键词 :
红穗苔草,
果囊,
光照,
埋藏深度,
土壤湿度,
萌发
|
|
[1] |
谭淑娟, 李婷, 余素睿, 蔡水花, 叶万辉, 沈浩. 光照强度对8种红树植物幼苗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0, 39(3): 139-. |
[2] |
朱政财, 李祥彬, 李文业, 陈宝明*. 外来植物白千层生长区域土壤的化感作用研究[J]. 生态科学, 2019, 38(6): 131-. |
[3] |
郑伟, 栾志慧, 张红香, 黄迎新,周道玮. 光照强度与埋深对外来植物曼陀罗幼苗生长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9, 38(5): 30-. |
[4] |
周亮, 王秀丽, 林娴慧, 刘可鑫, 卢昌义. 拉关木小苗在白骨壤林内及林缘生长实验研究[J]. 生态科学, 2019, 38(4): 1-6. |
[5] |
侯宇, 郭荫杰, 张金伟, 付悦, 孙海明, 赵桂云, 王鹤琪, 范高华, 张俊捷, 余顾杭, 王婷, 禹朴家. 松嫩草地主要豆科牧草的适应性与种植利用研究[J]. 生态科学, 2019, 38(4): 56-62. |
[6] |
李金金, 张健, 余俊里, 汤智群, 王春子, 张丹桔. 外源添加巨桉两种挥发性化合物对受体植物萌发、生长及四种生理指标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8, 37(6): 9-19. |
[7] |
余沛东, 陈银萍, 闫志强, 柯昀琪, 杨波, 丁浚刚. 外源NO 对Cd 胁迫下娃娃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保护效应[J]. 生态科学, 2018, 37(5): 7-15. |
[8] |
赵明, 张红香, 颜宏, 邱璐. 光照强度对六种草地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8, 37(2): 25-34. |
[9] |
李鹏善, 朱正杰, 严燕儿, 安树青, 冷欣. 不同光照强度和底质营养对三种沉水植物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8, 37(1): 101-107. |
[10] |
姜瑞芳, 刘艳红. 光照对珙桐幼苗光合与生长特性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7, 36(5): 114-120. |
[11] |
汪越,易慧琳,刘楠,罗建,徐翊,任海,曾振新. 光强和施肥对杜鹃红山茶成花品质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6, 35(6): 41-45. |
[12] |
冯亚敏, 卜兆君, 冯璐, 张志麒, 赵红艳, 孙强. 养分浓度和光照强度对泥炭藓有性更新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6, 35(5): 31-37. |
[13] |
胡洋, 王艳红, 温国胜, 沈莉芹, 吴爱平. 基质不同灭菌条件下空心莲子草浸提液对白三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5, 34(4): 21-25. |
[14] |
祁迎春, 王建, 同延安, 胡学胜, 刘国豪, 李勇. 陕北石油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品种的筛选[J]. 生态科学, 2015, 34(1): 148-153. |
[15] |
逯南南1,焦念增2,禇福敏1,刘明辉2,宋武昌1,孙韶华1,贾瑞宝1*. 引黄水库藻类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生态科学, 2013, 32(6): 757-76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