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不同海拔高度矮嵩草的光合响应差异 |  
						| 韦玉1, 李熙萌1, 桑卫国2, 周芸芸1, 冯金朝1, * |  
					| 1.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北京 100081 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北京 100093
 |  
						|  |  
					
						| 
								
									| 
											
                        					 
												
													
													    |  |  
													    | 摘要 高海拔地区具有强光辐射、低CO2 分压和低温等环境特征。长期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的植物各自形成了其独特的适应特性。为了揭示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对不同海拔的光合生理适应机制, 使用Li-6400 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观测了大阪山阴坡生长于3 个不同海拔高度(3000 m、3400 m、3800 m)矮嵩草光响应和CO2 响应曲线。结果显示,在测量温度下, 矮嵩草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合能力随海拔梯度升高而逐渐提高; 高海拔地区生长的矮嵩草具有较高的羧化效率, 而低海拔地区生长的矮嵩草具有较高的表观量子效率。高海拔地区生长的矮嵩草具较高的光饱和点, 较低的CO2 补偿点和饱和点, 而不同海拔间的光呼吸速率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 矮嵩草表现出对高海拔地区环境积极的适应方式。 |  |  
															| 关键词 :
																																																																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 
																																																																	海拔梯度, 
																																																																	光响应曲线, 
																																																																	CO2 响应曲线 |  
															|  |  
													
														
															| 
																																																																																																										
																					| [1] | 王引弟, 巨天珍, 周玉霞, 万子栋, 方向文, 高天鹏. 金川矿区本土植物光合生理生态日变化特征[J]. 生态科学, 2019, 38(4): 21-28. |  
																					| [2] | 张倚铭, 黎云祥, 余茂蕾, 笪文怡, 权秋梅. 红花酢浆草光合模型适用性研究[J]. 生态科学, 2018, 37(2): 18-24. |  
																					| [3] | 何茜, 苏艳, 晏紫伊, 李吉跃, 王军辉, 王力朋. 增施氮肥对欧洲云杉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5, 34(3): 109-115. |  
																					| [4] | 姚毅, 刘艳红*, 胡耀升, 郭文霞, 司继跃, 张声凯, 李双君, 杨林, 张静, 曲红. 珙桐一年生苗光合特性的研究[J]. , 2012, 31(4): 384-389. |  
																					| [5] | 马少杰1,2, 付伟章2*, 李正才1, 孔维健1. 泰山南北坡植物物种多样性垂直梯度格局的比较[J]. , 2010, 29(4): 367-374. |  
																					| [6] | 郑楠, 张华*, 武晶, 曹月. 辽宁老秃顶子北坡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特性的相关性分析[J]. , 2009, 28(6): 510-51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