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87.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M],第一册.北京:科学出版社,68
[2] 刘金福,洪伟.2001.福建三明格氏栲林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研究[J].林业科学,37(1):200-204
[3] 刘金福,洪伟,樊后保,等.2001.天然格氏栲林乔木层种群种间关联性研究[J].林业科学,37(4):117-123
[4] 章浩白.1993.福建森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83-141,442-443
[5] 王义弘,李俊清,王政权.1990.森林生态学实验实习方法[M].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79-84
[6] 张金屯.1995.植被数量生态学方法[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58-65
[7] 张思玉,郑世群.2001.永定桫椤群落的结构特征[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10(3):30-34
[8] 吴征镒.1991.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云南植物研究,增刊Ⅳ,1-139
[9] 武吉华,张绅.1983.植物地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99-100
[10] Pielou E C.(卢泽愚译).1988.数学生态学,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119-213
[11] 丁岩钦.1980.昆虫种群数学生态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26-140
[12] 李俊清.1986.阔叶红松林中红松的分布格局及其动态[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4(1):33-38
[13] 樊后保.1994.蒙古栎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4(2):100-103
[14] 樊后保.2000.格氏栲群落的结构特征[J].林业科学,36(2):6-12
[15] Kershaw K A. 1973. Quantitative and dynamic ecology[M].London:Edward Arnold, 72-142
[16] 洪伟,林成来,吴承桢,等.1999.福建建溪流域常绿阔叶防护林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J].生物多样性,7(3):208-213
[17] 易俗,黄忠良,欧阳学军.2001.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层间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J].生物多样性,9(1):56-61
[18] 毕润成.1999.山西霍山山核桃群落生态特征及其区系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10(6):650-656
[19] 彭少麟,周厚诚,陈天杏,等.1989.广东森林群落的乔木构成数量特征[J].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报,13(1):10-17
[20] 赵群芳,李旭光,刘玉成.1998.重庆四面山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3(1):85-91
[21] 蔡飞,钱啸虎.1993.黄山北坡常绿阔叶林的特征分析[J].植物学报,35(10):799-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