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郝友亮, 马启敏, 周华, 程海鸥. 东昌湖水体富营养化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 34(10):63-66.
[2] 彭俊杰, 李传红, 黄细花. 城市湖泊富营养化成因和特征[J]. 生态科学, 2004, (4):370-373.
[3] 蔺照兰, 王岩, 张宪涛, 解加成, 孔明. 灰色聚类法在东昌湖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3(22):11936-11938, 12010.
[4] 李泽利, 马启敏, 徐绍箐, 周华. 灰色聚类法在东昌湖水质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J]. 海洋湖报, 2011, 3:139-144.
[5] 邓焕广, 张菊. 东昌湖水体富营养化评价及N、P平衡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 33(8):178-180.
[6] 程俊美, 马启敏. 东昌湖水体富营养化动态变化与分析[J]. 海洋湖沼通报, 2010, 4:16-22.
[7] 刘衍君, 曹建荣. 江北最大的人工湖——东昌湖旅游开发水质可行性研究——密切值法进行水质评价[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6, 31(4):192-194.
[8] 闫华超, 高岚, 付崇罗, 司振书. 东昌湖鱼类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J]. 水利渔业, 2005, 25(1):56-57.
[9]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002.
[10] 金相灿, 屠清英. 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