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郑松发,郑德璋,戴光瑞,等.1999.珠海市淇澳岛红树林湿地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J].广东林业科技,15(4):36-41.
[2] 王树功,黎夏,周勇章,等.2005.珠江口淇澳岛红树林湿地变化及调控对策研究[J].湿地科学,3(1):13-20.
[3] 王伯荪.1987.植物群落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 李云,郑德璋,廖宝文,等 1998.红树植物无瓣海桑引种的初步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1(1):39-44
[5] 廖宝文,郑松发,陈玉军,等.2004.外来红树植物无瓣海桑生物学特性与生态环境适应性分析[J].生态学杂志,23(1):10-15.
[6] 王淑元,郑德璋,陈相如,等.1995.国外林业技术考察报告选编[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91~96.
[7] 王发国,邢福武,叶华谷,等.2004.澳门的外来入侵植物[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3(增刊):105-110.
[8] 严岳鸿,邢福武,黄向旭,等.2004.深圳的外来植物[J].广西植物,24(3):232-238.
[9] 李海生,陈桂珠.2005.无瓣海桑引种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 分析[J].热带海洋学报,24(4):7-13.
[10] 王伯荪,廖宝文,王勇军,等.2002.深圳湾红树林生态系统及其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
[11] 潘辉,谢志勇,陈国荣.2006.无瓣海桑造林是否造成九龙江口生物入侵的探讨[J].湿地科学管理,2(2):51-55.
[12] 昝启杰,王勇军,王伯荪.2001b.深圳福田无瓣海桑+海桑人工林的生态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0(6):72-76.
[13] 陈玉军,廖宝文,郑松发,等.2004.无瓣海桑、海桑、秋茄人工红树林群落动态及物种多样性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5(6):924-928.
[14] 李玫,廖宝文,郑松发.2003.无瓣海桑海滩人工林的生态影响[J].上海环境科学,22(8):540-543
[15] 陈玉军,郑松发,廖宝文,等.2002.珠海市淇澳岛红树林引种扩种问题的探讨[J].广东林业科技,18(2):31-36.
[16] 廖宝文,李玫,郑松发,等.2003.外来种无瓣海桑种内、种间竞争关系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6(4):418-422.
[17] 陆庆光.2000.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372-3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