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正菊,朱承章.1999.用鱼类急性毒性试验分析死鱼事故原因[J].中国环境监测,14(5):35-37.
[2] 李丽君,刘振乾,徐国栋,等.2006.工业废水的鱼类急性毒性效应研究[J].生态科学,25(1):43-47.
[3] 姜斌,张涤非.2003.不同行业工业废水生物毒性强度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6(29):21-23.
[4] 曲克明,陈民山,马绍赛,等.2002.几种工业废水对牙鲆仔稚鱼的急性毒性及联合毒性作用[J].海洋水产研究,23(4):40-45.
[5] 孙晓怡,王雅梅,金福杰,等.2001.用鱼类监测工业废水毒性的研究[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1(6):28-31.
[6] 徐勇,张修峰,曲克明,等.2006.不同溶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和氨氮对半滑舌鳎的急性毒性效应[J].海洋水产研究,27(5):28-33.
[7] 刘红玲,孙媛媛,于红霞,等.2004.4-羟基-2-硝基二苯胺对水生生物急性毒性效应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3(3):467-470.
[8] 常晋娜,瞿建国.2005.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生态效应及生物监测[J].四川环境,24(4):29-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