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剑,白艳丽.2003.模糊数学在浑河(抚顺段)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3(2):21-24.
[2] 孙瑛,陈广桐.1994.模糊数学方法在湖泊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24(2):154-158.
[3] 郭小砾,刘红云,杨操静.2006.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地下水,28(4):9-12.
[4] 许虹,吴凯.2001.模糊数学在评价生活水质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14(6):563 -564.
[5] 陈镜锐.2003.广州市花都区的可持续发展[J].中外建筑,4:15.
[6] 陈庆,谢振华,金龙哲.2006.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尾矿库环境质量综合评价[J].工业安全与环保,32(1):39-41.
[7] 谢君,刘俐,马新梅.1997.运用模糊数学评价西岭雪山风景名胜区环境质量的研究[J].四川环境,16(3):44-48.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S].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6.
[9] Bandemerh,Gebhardta.2000.Bayesian fuzzy kriging[J].Fuzzy Set sand Systems,112(3):405-418.
[10] 金腊华,邓家泉,吴小明.2005.环境评价方法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81-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