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广州市统计局编.2007.广州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 美国国家环保局编.2005.水和废水监测准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3] 魏复盛,齐文启,毕彤,等.2002.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4]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5]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86.环境监测技术规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6] 王德铭,王明霞,罗森源,等.1993.水生生物监测手册[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7] 周风霞主编,2005,生物监测[M].北京:化工出版社.
[8] 林旭钿,郑道贤,刘正文,等.2006.水库蓝藻和蓝藻毒素分布与检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9] 李文达,王心源.2006.生态水力学原理在巢湖富营养化控制中的应用[J].江苏环境科技,(1):4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