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应俊生,张志松.中国植物区系中的特有现象-特有属的研究[J].植物分类学报,1984,22(4):259-268.
[2] 许天全.鄂西南山地的珍贵稀有植物[J].武汉植物学研究,1984,2(2):275-282.
[3] 叶其刚,陈树森,王诗云.鄂西南后河一个典型稀有濒危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1,19(3):241-247.
[4] 候建军.鄂西南长阳县境内珙桐群落的调查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26(3):94-98.
[5] 谭景燊,班继德,王增学.湖北植被区划[J].华中师院学报,1982,3:102-127.
[6] 曲仲湘,吴玉树,王焕校,姜汉侨,唐廷贵.植物生态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2-155.
[7] 王伯荪.植物群落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8] 达良俊,杨永川,宋永昌.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主要组成种的种群结构及更新类型[J].植物生态学报,2004,28(3):376-384.
[9] 陈小勇,张庆费,吴化前,宋永昌.黄山西坡青冈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研究[J].生态学报,1996,16(3):325-327.
[10] 张志祥,刘鹏,刘春生,廖承川,蔡妙珍,黄帮文.浙江九龙山南方铁(Tsuga tchekiangensis)群落结构及优势种群更新类型[J].生态学报,2008,28(9):4547-4558.
[11] 郭连金,洪森荣,夏华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濒危植物南方铁杉种群数量动态分析[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6,26(6):74-78.
[12] Lieberman M,Lieberman D.Age-size relationship s and growth behavior of the palm Welfia georgii.Biotropica[J],1988,20(4):270-273.
[13] 班继德,漆根深.鄂西植被研究[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14] 钟章成,秦自生,史建慧.四川卧龙地区珙桐群落特征的初步研究[J].植物生态学与地理学丛刊,1984,8(4):253-263.
[15] 杨一川,李体俊.四川峨眉山珙桐群落的初步研究[J].植物生态学与地理学丛刊,1989,13(3):270-276.
[16] 黎云样.珙桐生物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3):269-275.
[17] 沈泽吴,林洁,陈伟烈,金义兴.四川卧龙地区珙桐群落的结构与更新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1999,23(6):562-567.
[18] 李尤,苏智先,张素兰,胡进耀,郭晓萍,朱利君.珙桐群落种内与种间竞争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2006,28(6):625-630.
[19] 龚洵,武全安,张启泰.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中的作用和意义[J].广西植物,1993,13(4):359-3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