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纪远,张增祥,庄大方,王一谋,周万村,张树文,李仁东,江南,吴世新.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地理研究,2003,22(1):1~12.
[2] 陈百明.土地资源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11~13.
[3] 欧阳志云,王如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可持续发展[A].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45~52.
[4] 张志强,徐中民,王建,程国栋.黑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J].冰川冻土,2001,23(4):36~67.
[5] 肖寒,欧阳志云,赵景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价值评估初探[J].应用生态学报,2000,11(4):481~484.
[6] 赵景柱,肖寒,吴刚.生态系统服务的物质量与价值量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0,11(2):290~292.
[7] 全锋,王如松.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功能评价、规划与预测研究--以扬州市为例[J].生态学报,2003,23(9):1929~1936.
[8] 吴勇,苏智先.中国绿地现状及生态经济价值评价[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3(2):184~188.
[9] 王宗明,张树清,张柏.土地利用变化对三江平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04,24(1):125~128.
[10] 谢高地,鲁春夏,冷允法,郑度,李双成.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2):189~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