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弘, 粟娟, 廖宝文, 彭瑾瑜, 付艳艳. 广州新垦红树林湿地鸟类多样性动态研究[J]. 生态科学, 2006, 25(1): 4-7.
[2] 常弘, 陈任先, 粟娟, 肖嘉杰, 廖宝文, 张国萍. 广州新垦红树林湿地鸟类多样性与生境分析[J]. 四川动物, 2007, 26(3):561-565
[3] 昝启杰, 王勇军, 王伯荪. 深圳福田红树林无瓣海桑+海桑群里 N、P、K累积和循环[J]. 广西植物, 2002, 22(4): 331-336
[4] 陈玉军,廖宝文,郑松发, 李玫, 宋湘豫. 无瓣海桑、海桑、秋茄红树人工林群落动态及物种多样性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5 (6):924-928
[5] 昝启杰, 王勇军, 王伯荪, 张炜银. 深圳福田红树林无瓣海桑+海桑群落钙镁钠的累积和循环[J]. 福建林业科技, 2002, 29(1):1-5
[6] 王正秋, 江行玉, 王长海. 铅、镉和锌污染对芦苇幼苗氧化胁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 过程工程学报, 2002, 2(6):558-563
[7] Unbabin J S, Bowmer K H. Potential Use of Constructed Wetlands for Treatment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Containing Metals [J]. 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1992, 111: 151-168.
[8] Jean L De Maeseneer. Constructed Wetlands for Sludge Dewatering [J].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7, 35(5): 279-285.
[9] 李在田. 芦苇人工湿地造纸废水资源化利用[J]. 水处理技术, 2006, 32(2): 76-77
[10] 陈桂珠, 陈桂葵, 谭凤仪, 黄玉山. 白骨壤模拟湿地系统对污水的净化效应[J]. 海洋环境科学, 2000, 19(4): 23-26
[11] 杨斌, 刘静, 陈曜. 生化需氧量接种液的获取方法以及加入量的研究. 环境科学导刊, 2010, 29(1): 93-94
[12] 卢元太, 杨在容. 浅谈城市污水中BOD 5和CODcr的相关关系.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0, 3: 170-173
[13] 李睿华, 管运涛, 何苗, 胡洪营, 蒋展鹏. 河岸芦苇、茭白和香蒲植物带处理受污染河水中试研究[J]. 环境科学, 2006, 27(3) :493-497
[14] 刘育, 夏北成. 芦苇湿地不同生物量处理生活污水中三氮[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6, 29(4): 98-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