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庐山植物园迁地保育的12种杜鹃观测初探 |  
					| 1. 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江西省植物迁地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西九江 332900
2.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南昌 330046 |  
						|  |  
					
						| 
								
									| 
											
                        					 
												
													
													    |  |  
													    | 摘要 对江西省庐山植物园杜鹃专类园迁地保育的12种杜鹃进行了3年的物候及开花期与展叶期观测研究, 结果表明: (1)开花最早的为马缨杜鹃, 开花最晚的为喇叭杜鹃; 杜鹃露蕾时颜色最深、开放后花冠逐渐变大, 但花色慢慢变淡, 至花谢时花冠变小枯萎; 花和果最大的是广福杜鹃, 背绒杜鹃最小。(2)展叶最早的是红色闹羊花, 展叶最晚的为喇叭杜鹃, 白花红滩杜鹃的叶片最大, 背绒杜鹃叶片最小。(3)物候发生时间随年度不同而有波动, 但物候发生次序和开花期与展叶期规律未见随年份而变化。这些物候观测及开花期与展叶期特征为加强杜鹃迁地保育及园林应用提供了参考。 |  |  
															| 关键词 :
																																																																杜鹃, 
																																																																	物候观测, 
																																																																	开花期与展叶期, 
																																																																	形态特征, 
																																																																	保育, 
																																																																	庐山植物园 |  
															|  |  
													
														
															| 
																																																																																																										
																					| [1] | 李晓花, 唐山, 王凯红, 王书胜, 单文, 何浩. 庐山植物园杜鹃花资源及其在庐山风景区的应用[J]. 生态科学, 2017, 36(3): 121-129. |  
																					| [2] | 汪越,易慧琳,刘楠,罗建,徐翊,任海,曾振新. 光强和施肥对杜鹃红山茶成花品质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6, 35(6): 41-45. |  
																					| [3] | 江洪, 何斌, 骆强. 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苔藓植物分布及对环境因子关系研究[J]. 生态科学, 2015, 34(4): 31-36. |  
																					| [4] | 黄海裙, 李晓红, 胡雪华, 周兵, 黄国勤. 短期增温对克隆植物剑叶金鸡菊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5, 34(2): 22-26. |  
																					| [5] | 高嵩1,马家海1 *,Shimada Satoshi 2, 陈斌斌1,雎敏1,蔡永超1,曾宴平1. 2010 年中国黄海绿潮藻优势种分子生物学鉴定及形态特征研究[J]. 生态科学, 2013, 32(6): 703-710. |  
																					| [6] | 刘敏超1,3, 李迪强1*, 温琰茂2. 三江源区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分析及保育[J]. , 2006, 25(1): 64-68. |  |  
											 
											 |  |  |